助理教練課程檢定
Associate Instructor
助理教練課程使學生在一位現職教練的幫助下,獲取實用教學經驗。在課程中,學員將輔助一位教練教導一開放水域水肺潛水課程、進階潛水員課程, 和救援潛水員課程。在課程的完成後,畢業生可以指導和認證浮潛潛水員, 舉辦潛水員複習活動,和在開放水域潛水員課程中舉辦知識搜尋與回顧。
助理教練課程,內容充滿知識性與挑戰性,對於有志追求潛水知識及技術自我充實的休閒潛水員,或者是想要從事休閒潛水教育的潛水者,都有長足的助益;不管目的為何,對於想要在潛水領域裡自我肯定的潛水員;本課程將是最佳的選擇。
訓練費用 (含中文訓練手冊、中文訓練標準)。
教材費用 (含助理教練手冊)。
簽證費用 (含檢定課程、證照費)。
無救援潛水員證照者外加費用 (含輔助課程、證照費)。
回顧上一階段課程 線上報名 繼續下一階段課程講習地點
教室課程(理論課程每週二上2 ~ 3小時,計20個小時)
泳池課程(課程共一週,計16個小時)
海洋實習(課程共一週,計16個小時)
參加資格
年滿18歲
持有進階潛水員證書
至少80次之潛水紀錄(內容必須包含有四項專長之經驗)
醫師簽名之潛水員體檢表
有效期限之急救CPR證書(可補)
課程費用
訓練費用 -NT$20,000.元(含含中文訓練手冊、中文訓練標準)。
教材費用 -NT$18,000.元(含含助理教練手冊)。
簽證費用 -NT$7,500.元(含含檢定課程、證照費)。
無救援潛水員證照者外加費用 -NT$4,000.元(含含輔助課程、證照費)。
認證要求(通過要求)
完成所有課程
完成水中評量
完成見習教學
持有有效救援潛水員證書
至少80次之潛水紀錄
持有有效期限之急救CPR證書
課程須知
繳交上課所有費用
繳驗要求資格證件:進階開放水域潛水員C-Card
繳交證件:相片(2吋2張)、C-Card 影本、潛水日誌、體檢表
備妥整套潛水裝備及泳具
自備教材:開放潛水員教材、救援潛水員教材、潛水日誌
參加者不得因中途缺席或退出要求退費
參加本課程並不保證一定取得資格,參與者需依課程相關之認證標準,憑藉實力通過評量考試贏得資格
未通過本課程評量考試者可取得資深潛水員資格(Master Scuba Diver),並可於實習後再次參加評量考試
課程大綱
- 第一章
- 潛水經營專長(約1.5小時)
-
-
- A. 助理教練所扮演的角色
- B. 助理教練課程上課的內容
- 1. 課程目的
- 2. 入學資格
- 3. 課程大綱
- 4. 課程內容
-
- i. 領導人的壓力與救援
- ii. 團隊控制
- iii. 助理教練
- iv. 潛水物理學
- v. 潛水生理學
- vi. 減壓理論
- vii. 器材
- viii. 水中環境
- ix. 帶領專長潛水
- x. 水肺技巧複習和浮潛課程
- xi. 潛水主管之後的生涯規劃
- C.於完成課程後,助理教練應盡的職責與可以期待的事情
- 1. 認證協會續約
-
- i. 有效資格
- ii. 停止資格
- 2. 保險
- 3. 服務於合格的潛水中心
- 4. 賺外快的機會
- D.助理教練於系統中的階級
- 1. 儲備教練
- 2. 開放水域教練
- 3. 專長教練
- 4. 進階開放水域教練
- 5. 潛水主管專長教練
- 6. 教練訓練官
- 7. 教練簽証官
- 應用科目
- 游泳池技巧評估(約3小時)
-
- A. 水性技巧評估
-
- 1. 600公尺游泳測試
- 2. 求生漂浮
- B. 潛水主管等級應有的浮潛技巧層級
-
- 1. 呼吸管使用
- 2. 水面踢動
- 3. B.C.充氣
- 4. B.C.充氣(浮標法)
- 5. 水面休息
- 6. 水下踢動
- 7. 水面下潛
- 8. 上升
- 9. 水面程序
- 10. 入水法
-
- i. 足先式跳躍入水
- ii. 跨步式
- iii. 有控制坐式入水
- 11. 海豚式踢法
- 12. 呼吸管使用(無面鏡)
- 13. 擴張式排水法
- 14. 出水
- C. 潛水主管等級應有的水肺技巧層級
-
- 1. 調節器排水
-
- i. 直接吐氣
- ii. 排水閥
- 2. 調節器尋回
- 3. 面鏡排水
- 4. B.C.充氣(口吹和動力)
- 5. 浮力控制(口吹和動力)
- 6. 有控制浮力上升(口吹和動力)
- 7. 共用氣源(備用氣源)
- 8. 共用氣源上升(動力充氣閥和備用氣源)
- 9. 共生呼吸(選項)
- 10. 緊急游泳上升
- 11. 緊急浮力上升
-
- 第二章
- 領導級的壓力與救援(約1.5小時)
-
-
- A. 壓力是什麼
- B. 壓力的原因與預防
- C. 偵測與處理壓力
- 1. 潛水前
- 2. 潛水時
- 3. 潛水後
- D. 預防意外事件發生的準備工作
- 1. 發展緊急處理計劃
- 2. 辨識問題
- 3. 發展行動計劃
- 4. 協調可用之人員
- 5. 處理家人及朋友
- 6. 記錄資料
- 7. 搜尋潛水員
- 8. 救援潛水員
- 9. 提供照顧及其舒適性
- 10. 官方單位
- 11. 運送患者
- 12. 意外事件之後
- E. 執行領導級應有的救援與搜尋技巧
- 1. 態度
- 2. 技巧層次
- 3. 處理驚慌的潛水員
- F. 會妨礙救援與搜尋的狀況
- 1. 接手處理不當的救援
- 2. 將隊伍留在水中?
- 3. 同時發生多種問題
- G. 搜尋程序
- 1. 實施救援與一般搜索模式不同的地方
- 2. 最後出現的地點(有人看到)
- 3. 風險評估
- 4. 器材
- H. 搜尋路線之技巧
- 1. 水面控制之搜尋路線
- 2. 繩索信號
- 3. 扇形掃蕩搜索
- 4. 平行線來回搜索
- 5. 於水面使用指北針搜索
- 6. 於水中使用指北針搜索
- 應用科目
- 救援技巧評估(約2小時)
-
- A. 潛水員層級的救援技巧
-
- 1. 各種拖帶技巧
- 2. 水面處理驚慌的潛水員
- 3. 水中處理驚慌的潛水員
- 4. 無意識潛水員(水中)
- B. 領導級救援技巧
-
- 1. 態度立場
- 2. 更強的控制
- 3. 技巧層級的提昇
- 4. 更多的訓練
- C. 搜尋技巧及其如何應用於實際的意外事件
-
- 1. 繩索信號(雙向)
- 2. 扇形掃蕩搜索路線
- 3. 平行來回搜索路線
-
- 第三章
- 團隊控制(約1.5小時)
-
-
- A. 帶隊潛水時應負的責任範圍
- 1. 組團類型
-
- i. 當地
- ii. 國內
- iii. 國外
- 2. 選擇性
- 3. 準備工作
- 4. 出團前會議
- 5. 收款
- 6. 旅遊內容
- 7. 住宿
- 8. 餐飲
- 9. 團隊控制
- 10. 緊急計劃
- B. 潛水計劃
- 1. 潛水員評估
- 2. 潛水目標
- 3. 潛場選擇
- 4. 潛水範圍(深度、時間、方向、用氣等)
- 5. 潛場與環境評估
- 6. 重覆潛水
- C. 帶隊簡報應涵括的重點
- 1. 潛場資料
- 2. 環境狀況
- 3. 潛水範圍
- 4. 安全程序
- 5. 入/出水程序
- 6. 潛水前與潛水後程序
- 7. 緊急程序
- 8. 強調負責任潛水人的觀念
- 9. 安全檢查
- D. 何謂團隊控制技巧
- 1. 水面上
-
- i. 建立控制
- ii. 隨時準備待命
- iii. 通信
- iv. 位置
- v. 潛水員點名制度
- vi. 水面監控人員
- 2. 水中
-
- i. 團員人數
- ii. 備用領導人
- iii. 上升/下潛繩
- iv. 所處位置
- v. 潛伴制度
- E. 何謂團隊監督
- 1. 水面上
-
- i. 入水前
- ii. 出水後
- iii. 船上
- 2. 水中
-
- i. 在水面時
- ii. 下潛時
- iii. 潛水中
- iv. 特殊潛水
- v. 上升時
- F. 記錄潛水對於潛水員訓練系統的重要性
- 1. 等級與階級
- 2. 專長潛水員標籤頁
- 3. 水肺技巧複習標籤頁
- 應用科目
- 游泳池觀察(約2小時)
-
- A.教練如何示範水中動作的技巧(對像為不懂潛水的人)
- B. 教練如何利用控制與監督技巧來控制學員
-
- 1. 位置
- 2. 建立控制
- 3. 溝通方式
- C. 如何扮演助理教練的角色
-
- 1. 如何協助教練而不會干擾教學
- 2. 助理教練可於合格教練直接的監督下執行技巧教學
- 3. 助理教練可於教練間接監督下,幫已學過該動作的學員複習技巧
-
- 第四章
- 助理教練(約1.5小時)
-
-
- A.助教的角色
- 1. 教學團隊
- 2. 學員模範
- 3. 專業性
-
- i. 道德
- ii. 態度
- iii. 行為
- iv. 外觀表現
- v. 準備度
- B. 學員訓練的基本事項
- 1. 與教練一起合作
- 2. 教室學科
- 3. 游泳池
- 4. 開放水域
- C. 基本教學技巧
- 1. 與教練一起合作
- 2 .學科
-
- i. 一般資訊
- ii. 動機
- iii. 視聽教材
- iv. 示範
- v. 讓學員有參與感
- vi. 課程形式(講解教學評量表)
- 3. 游泳池(講解教學評量表)
- D. SDI潛水長的訓練標準
- 1. 標準的重要性
- 2. WRSTC訓練標準
- 3. SDI訓練標準
- 應用科目
- 學科教學觀察(約2小時)
-
- A. 教練如何使用AV輔助教材、示範以及錄影帶來表達教學內容
- B. 教練用來控制學科教學的技巧
- C. 教練如何形成學科教學的完整模式
-
- 第五章
- 潛水物理學(約2小時)
-
-
- A. 水與空氣不同的屬性
- 1. 密度
- 2. 重量
- 3. 熱量和溫度
- 4. 海水與淡水的不同
- B. 壓力的不同計量方式
- 1. 大氣壓力
- 2. 水壓和錶壓力
- 3. 絕對壓力
- 4. 環境壓力
- 5. 分壓
- C. 四個基本氣體定律
- 1. 道爾頓定律
- 2. 波義耳定律
- 3. 查理定律
- 4. 亨利定律
- 5. 分壓
- D. 浮力與排水量(阿基米德原理)
- E. 光線與聲音在水中的反應
- 1. 折射
- 2. 顏色吸收(紅、橙、綠、藍)
- 3. 能見度
- 4. 聲音傳送
- 應用科目
- 開放水域技巧評量(約3小時)
-
- A. 浮潛技巧複習
-
- 1. 呼吸管使用
- 2. 水面踢動
- 3. B.C.充氣
- 4. B.C.充氣(浮標法)
- 5. 水面休息
- 6. 水下踢動
- 7. 水面下潛
- 8. 上升
- 9. 水面程序
- 10. 入水法
-
- i. 足先式跳躍入水
- ii. 跨步式
- iii. 有控制坐式入水
- 11. 海豚式踢法
- 12. 呼吸管使用(無面鏡)
- 13. 擴張式排水法
- 14. 出水
- B. 水肺技巧複習
-
- 1. 於開放水域潛水主管應有的水肺技巧層級
- 2. 調節器排水
-
- i. 直接吐氣
- ii. 排水閥
- 3. 調節器尋回
- 4. 面鏡排水
- 5. B.C.充氣(口吹和動力)
- 6. 浮力控制(口吹和動力)
- 7. 有控制浮力上升(口吹和動力)
- 8. 共用氣源(備用氣源)
- 9. 共用氣源上升(動力充氣閥和備用氣源)
- 10. 共生呼吸(選項)
- 11. 緊急游泳上升
- 12. 緊急浮力上升
-
- 第六章
- 潛水生理學(約2小時)
-
-
- A. 循環與呼吸系統
- 1. 循環系統
-
- i. 心臟
-
- (1) 肺臟系統
- (2) 組織系統
- ii. 動脈
- iii. 靜脈
- iv. 微血管
-
- (1) 肺部微血管
- (2) 組織微血管
- v. 血液
- 2. 呼吸系統
-
- i. 肺部
- ii. 擴散作用
- iii. 刺激呼吸
- iv. 呼吸量
-
- (1) 總氣量(肺部能容納的總量)
- (2) 流動氣量(一次呼吸進出肺部的空氣量)
- (3) 肺活量(盡全力呼吸進出肺部的最大空氣量)
- (4) 肺殘量(盡全力吐氣後留在肺部的空氣量)
- (5) 空氣死腔(殘留在口腔和氣管內的空氣,無法被呼吸系統使用)
- B. 潛在的呼吸問題
- 1. 缺氧
- 2. 二氧化碳堆積
- 3. 超呼吸
- 4. 一氧化碳中毒
- 5. 油脂吸入性肺炎
- C. 壓力直接的效應
- 1. 下潛時
-
- i. 耳道
- ii. 鼻竇
- iii. 牙齒
- iv. 面鏡
- v. 乾衣
- 2. 上升時
-
- i. 肺部
- ii. 耳道
- iii. 鼻竇
- iv. B.C.和乾衣
- 3. 肺部擴張傷害
-
- i. 動脈氣泡栓塞(AGE)
- ii. 氣胸
- iii. 中隔腔氣腫
- iv. 頸部皮下組織氣腫
- v. 治療方式
- D. 壓力間接的效應
- 1. 氮氣的吸收與排放
-
- i. 氮氣吸收
- ii. 氮氣飽合
- iii. 氮氣排放
- 2. 減壓病
-
- i. 歷史(討論哈定與潛水箱)
- ii. 專有名詞
- iii. 形成原因
- iv. 氣泡的形成與寂靜的氣泡
- v. 增加風險的因素
- vi. 上升速率
- vii. 安全停留
- viii. 診斷
-
- (1)第一型︰只會疼痛,影響皮膚
- (2)第二型︰影響神經系統
- (3)減壓疾病(DCI)︰醫學界將DCS或AGE類型的症狀診斷都歸類為減壓疾病,二者都建議用氧氣急救。
- ix. 治療(討論急救和治療)
- 3. 氮醉
- 4. 氧中毒(呼吸氧氣的反應)
-
- i. 肺部
- ii. 中樞神經系統(CNS)
- E. 熱與冷產生的問題
- 1. 熱抽筋
- 2. 熱衰竭
- 3. 熱中暑
- 4. 失溫
- F. 潛水一般的生理限制
- 1. 年齡
- 2. AIDS
- 3. 氣喘
- 4. 糖尿病
- 5. 癲癇
- 6. 心臟疾病
- 7. 懷孕
- 應用科目
- 開放水域觀察(約3小時)
-
- A. 教練如何在開放水域評量學員的技巧
- B. 教練如何利用控制與監督的技巧來控制學員
- C. 潛水主管如何扮演助教的角色(尤其於低能見度或學員較多時)
-
- 第七章
- 減壓理論(約2小時)
-
-
- A. 減壓理論現況與其發展歷史
- 1. 發展歷史
- 2. 目前採用的理論
- B. 美國海軍潛水表與電腦如何履行減壓理論
- 1. 美國海軍潛水表
-
- i. 歷史
- ii. 廣泛使用
- iii. 督卜勒研究
- iv. 限制
- 2. 潛水電腦錶
-
- i. 歷史
- ii. 廣泛使用
- iii. 限制
- C. 影響減壓理論的四種狀況
- 1. 多重深度潛水
-
- i. 美國海軍潛水表
- ii. 潛水電腦錶
- 2. 高海拔潛水
-
- i. 美國海軍潛水表
- ii. 潛水電腦錶
- 3. 潛水與搭機飛行
-
- i. 美國海軍潛水表
- ii. 潛水電腦錶
- 4. 減壓潛水
-
- i. 美國海軍潛水表
- ii. 潛水電腦錶
- 應用科目
- 開放水域觀察(約3小時)
-
- A. 潛水領導人如何準備進行專長潛水
-
- 1. 潛水計劃
- 2. 潛水前簡報
- B. 執行專長潛水時所用到的控制與監督技巧
-
- 1. 控制
- 2. 監督
- C. 帶領合格潛水員與潛水學員的主要差別
- D. 潛水長如何帶領專長潛水活動
-
- 1. 潛水計劃
- 2. 潛水簡報
- 3. 控制與監督
- 4. 潛水員評估
- 5. 潛場評估
- 6. 安全注意事項
- 7. 讓潛水過程充滿樂趣
-
- 第八章
- 器材(約1.5小時)
-
-
- A. 器材的重要性
- B. 擁有個人裝備的重要性
- 1. 選擇
- 2. 外觀
- 3. 保養
- C. 器材維修相關主題
- 1. 潛水前檢查
- 2. 維修的限制
- 3. 製造商所提供的維修課程
- 4. 潛水中心的訓練
- 5. 備用零件包
- D. 器材的演變趨勢
- E. 器材對訓練的影響
- F. 潛水主管對器材銷售的重要性
- 應用科目
- 游泳池觀查(約2小時)
-
- 指定動作
- 調節器排水、尋回
- 面鏡排水、尋回
- B.C.充氣(口吹和動力)
- 浮力控制(口吹和動力)
- 有控制浮力上升(口吹和動力)
- 共用氣源(備用氣源)
- A. 如何向學員解釋動作技巧
- B. 如何向學員示範動作
- C. 如何評量學員的動作表現
-
- 第九章
- 水中環境(約1小時)
-
-
- A. 水的特性、水的運動與其影響
- 1. 海水的成份
- 2. 水的運動
- i. 海流
-
- (1) 沿岸流
- (2) 激流
- (3) 潮汐激流
- ii. 波浪
- iii. 潮汐
- 3. 能見度
- 4. 水中地形
- B. 如何成為一個有效率的潛水計劃員
- C. 不同類型的水中生態以及它們如何互動
- 1. 海底地勢
- 2. 分類(將大量的資料簡化分類,例如此處提到的海中植物與海中生物)
- 3. 海中植物
-
- i. 草類
- ii. 附著性海藻或海草
- iii. 浮游物
- 4. 海中生物
-
- i. 原生動物(微小的海生物)
- ii. 無脊椎動物
-
- (1) 海綿
- (2) 有刺動物
- (3) 珊瑚礁
- (4) 海中蠕蟲
- (5) 軟體動物
- (6) 節足動物
- (7) 棘皮動物
- iii. 脊椎動物
-
- (1) 海龜、海蛇、海洋哺乳類
- (2) 鯨魚、海豚
- D.如何結合這些知識,讓自己成為一個更有效率的潛水領隊
- E.海洋生物傷害的基本急救
- 1. 環境造成的傷害
-
- i. 光滑的表面(海藻)
- ii. 尖銳的物體(岩石上的甲殼動物)
- iii. 岩石與浪區(入出水時)
- 2. 海洋生物的傷害
-
- i. 刺傷
- ii. 撕裂傷和擦傷
- iii. 咬傷
- iv. 刺傷
- v. 電魟
- 3.淡水危險生物
-
- 應用科目
- 學科試教(約3小時)
-
- A. 如何找出相關的課程主題
-
- 1. 潛水主管專長手冊
- 2. 開放水域潛水員手冊
- 3. 專長手冊(不同科目)
- 4. 美國海軍潛水手冊
- 5. NOAA潛水手冊
- 6. 潛水雜誌
- B. 如何準備課程講解
- 1. 簡介
- 2. 主文
-
- i. 視覺輔助教材
- ii. 示範
- 3. 總結
- 4. 問題討論
- C. 如何執行課程講解
- 1. 明確的簡介指出主題的範圍
- 2. 主文中說明重點
- 3. 針對課程內容做總結,並歸納相關重點
- 4. 清楚的視覺輔助教材,幫忙釐清重點
- 5. 必要時做示範以輔助重點講解
- 6. 不得有影響上課的舉止
- 7. 聲音表達明確
- 8. 與學員保持目視接觸
- 第十章
- 帶領專長潛水(約1.5小時)
-
-
- A. 潛水意外的原因
- 1. 未遵循伴潛制度
- 2. 裝備使用發生困難
- 3. 空氣耗盡
- 4. 不良的浮力控制與過重
- 5. 超越本身自在程度、所受訓練或經驗所從事的潛水
- 6. 危險的環境狀況
- 7. 糾纏或困陷
- 8. 體能狀況
- B. 有助於預防意外的安全程序
- 1. 潛水計劃
- 2. 潛水簡報
- 3. 安全檢查
- 4. 控制技巧
- 5. 監督
- C. 帶領不同專長潛水的挑戰
- 1. 岸潛
-
- i. 入水前
- ii. 潛水時
- iii. 潛水後
- 2. 船潛
-
- i. 入水前
- ii. 潛水時
- iii. 潛水後
- 3. 夜潛
-
- i. 特殊裝備
- ii. 入水前
- iii. 潛水時
- iv. 潛水後
- 4. 深潛
-
- i. 特殊裝備
- ii. 入水前
- iii. 潛水時
- iv. 潛水後
- 5. 放流或溪流潛水
-
- i. 特殊裝備
- ii. 入水前
- iii. 潛水時
- iv. 潛水後
- 6. 沉船潛水
-
- i. 特殊裝備
- ii. 入水前
- iii. 潛水時
- iv. 潛水後
- D. 使用潛水電腦錶的特殊考慮事項
- 1. 使用前應接受訓練
- 2. 不可共用電腦
- 3. 潛伴使用不同型電腦時要注意
- 4. 先計劃從事較深的潛水
- 5. 計劃免減壓潛水
- 6. 不可計劃連續深潛
- 7. 備有一份電腦故障的緊急處理計劃
- 8. 入水前檢查應涵括電腦錶
- 9. 每次潛水結束時應計劃安全停留
- 10. 應避免連續多日重覆潛水
- E. 水面耗氣量
- 1. 計算水面耗氣量
- 2. 轉換水面耗氣量至計劃潛水深度
- 3. 計算時應先保留預備空氣(減掉500psi)
- 應用科目
- 學科試教(約3小時)
-
- A. 如何找出課程相關主題
-
- 1. 潛水主管專長手冊
- 2. 開放水域潛水員手冊
- 3. 專長手冊(不同科目)
- 4. 美國海軍潛水手冊
- 5. NOAA潛水手冊
- 6. 潛水雜誌
- B. 如何準備課程講解
-
- 1. 簡介
- 2. 主文
-
- i. 視覺輔助教材
- ii. 示範
- 3. 總結
- 4. 問題討論
- C. 如何執行課程講解
-
- 1. 明確的簡介指出主題的範圍
- 2. 主文中說明重點
- 3. 針對課程內容做總結,並歸納相關重點
- 4. 清楚的視覺輔助教材,幫忙釐清重點
- 5. 必要時做示範以輔助重點講解
- 6. 不得有影響上課的舉止
- 7. 聲音表達明確
- 8. 與學員保持目視接觸
-
- 第十一章
- 水肺技巧複習與浮潛課程(約1小時)
-
-
- A. 水肺技巧複習與浮潛課程在教學中所扮演的角色
- B. 如何行銷與提倡水肺技巧複習與浮潛課程
- C. 水肺技巧複習與浮潛課程所使用的教材
- D. 如何教導水肺技巧複習與浮潛課程
- E. 如何使用全方位潛水日誌系統中的水肺技巧複習標籤頁
- 應用科目
- 教導浮潛課程(約2小時)
-
- A.透過優良的組織技巧來管理上課的時間
- B.教導浮潛學員所需的技
-
- 第十二章
- 助理教練以後的生涯規劃(約1.5小時)
-
-
- A. 如何繼續學習潛水有關的事物,以及如何保持最新的資訊
- 1. 潛水技巧
- i. 浮力
- ii. 配重
- iii. 呼吸
- iv. 導航
- v. 保持體能狀態
- 2. 潛水專長
-
- i. 水中考古
- ii. 潛水電腦
- iii. 器材維修
- iv. 攝影
- v. 珊瑚礁生態
- vi. 沉船
- 3. 其他領域興趣
-
- i. 急救
- ii. 操船
- iii. 銷售與行銷技巧
- 4. 保持最新資訊
-
- i. 雜誌
- ii. 書籍和技術手冊
- iii. 專長課程
- iv. 消費者潛水展覽
- v. 網路
- vi. 經驗
- B. 儲備教練課程涉及的層面
- 1. 課程目的
- 2. 課程入學資格
- 3. 課程大綱
- 4. 課程內容
-
- i. 行政管理與課程介紹
- ii. 教學的準備
- iii. 學員和教練教材的使用
- iv. 教學系統的靈活運用
- v. 實際應用
- vi. 專業教練
-
- 應用科目
- 教導水肺技巧複習課程(約2小時)
-
- A. 利用優良的組織技巧來管理潛水員與上課的時間
- B. 如何在複習課程中評量一位合格的潛水員